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为激励全体党员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五四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以青春之我,续写时代华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支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同志收看收听“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 5月10日,上午10时整,庆祝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始。庆祝大会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发言,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
2022年5月10日下午3点,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陈列深化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在望江校区文科楼五楼藏研所会议室召开。三位来自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首席策展人: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研究馆员、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研究馆员、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研究馆员作为评审专家受邀参加会议,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霍巍、副馆长周静,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化遗产系副主任李林以及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都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
中华文明的起源,恰似满天星斗。在这其中,古蜀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支流,呈现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灿烂和辉煌。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古蜀文明的起源与演进,充满了好奇与想象。探寻天府来路,解答古蜀归处。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大型考古纪录片《古蜀瑰宝》,以四川三星堆为原点,全面呈现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在对古蜀文明的探求中,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先贤们首开先河。在四川大学博物馆里,有一块刻有“燕三泰”三个字的大石璧...
2022年2月24、25日,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探索·发现》的《探寻蕃尼古道》节目中,四川大学博物馆霍巍馆长与考古文博学院李永宪教授受邀访谈,介绍了考古所见的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路网,并阐述了这条高原丝路的重要历史作用;其中霍巍馆长详细介绍了1990年代在西藏发现的重要考古实物——王玄策《大唐天竺使出铭》碑,比著名的《唐蕃会盟碑》要早一百多年,是实证唐代中原王朝权力抵达吐蕃西南边境并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