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二层内景。 赵 磊 秦 鼎摄影报道 图②:南京大学博物馆馆藏西周膳夫克鼎。 南京大学供图 图③: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外景。 沈 军摄(人民视觉) 图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罗明强在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内为同学们上航天航空概论课。 邸白鹭摄(人民视觉) 高校博物馆是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由高等学校利用所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文化财产设立并向公众
鲲鹏击浪从兹始,青春奋斗正当时。在这个硕果盈枝的金秋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2025级研究生新同学,怀揣报国热忱与学术理想,相聚在川大学术殿堂,共同开启求知深造、科研报国的新征程。 9月12日上午,四川大学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望江校区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甘霖、校长汪劲松,高洁院士、魏于全院士、石碧院士、王玉忠院士、王琪院士、詹石窗杰出教授、左卫民杰出教授,全体在校校领导,各学院主要负责人,教师
心怀家国挑重担 专注研究攀高峰 ——在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汪劲松 同学们、老师们,各位来宾、各位家长: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川大校园,共同见证10614名研究生新同学开启新的学术生涯。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代表甘霖书记,向全体2025级研究生新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期间,四川大学积极投身救国
9月11日,国家自然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万士林率队赴我馆开展交流座谈,双方围绕博物馆开放运营、新馆建设及资源整合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讨。馆长汪东升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会交流。 座谈会上,汪东升馆长全面介绍了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新馆运营、校地合作办馆及社会教育等情况,分享了川大博物馆新馆建设期间经验。万士林书记重点介绍了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建设规划及藏品情况。双方就加强馆际合作
鸟看天府 “鸟看天府”系列科普讲座 秋水 第七讲 四川省经典观鸟路线 主讲人:杨小农 林业工程师,鸟类学硕士,西部观鸟工作室负责人,鸟类科普插画创作者 主持人:孟杨 四川大学副研究馆员 内容介绍: 四川自然景观丰富多元,自南亚热带延伸至永久冰雪带,孕育了众多珍稀鸟类,种类约占全国50.24%,特有种数量居全国首位。省内有诸多经典观鸟路线,涵盖若尔盖、瓦屋山、巴郎山等观鸟热点,因聚集了鸦雀、雉类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逐梦起航。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来自五湖四海的2025级本科新同学们在百年川大开启人生崭新篇章。 9月8日上午,四川大学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江安校区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甘霖、校长汪劲松,高洁院士、魏于全院士、石碧院士、曹顺庆杰出教授、詹石窗杰出教授、霍巍杰出教授、徐玖平杰出教授,全体在校校领导,校友代表叶国安院士,教师代表赖波教授,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在主席台就坐。机关部处
2025年 9 月 8 日上午,四川大学校友何建英女士向四川大学博物馆无偿捐赠本人创作的油画五幅。周静副馆长和博物馆相关科室负责人组织了简短而正式的捐赠仪式。 大家听取了何建英女士对油画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为什么捐给四川大学博物馆的介绍:她于1977年从甘肃考取四川医学院,学习口腔专业,毕业后随家人赴美定居。多年海外打拼后,何女士愈发深刻地怀念在四川医学院度过的学生时代,华西坝春、夏、秋、冬
内容简介:中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这是尽人皆知的基本结论。国民党在七七事变后很快主动选择上海地区为主战场,发动淞沪会战,其战略意义在学界引起很大争议。本文从持久战视角对这一选择产生的影响作进一步考察。史事显示,国民党选择上海地区为主战场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此选择的许多方面都与持久战原则不尽相符,应给予恰当评价。 主讲人:陈廷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
七夕佳节之际,四川大学博物馆以“千年敢爱——相思·跨越爱恋的长河”为主题,为公众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活动通过“非遗跨界、文物活化、节日赋能”三大创新路径,深入挖掘民俗文化中的爱情内涵,让古老传统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为实现人文与城市共生共融提供了有益借鉴。活动特别邀请到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丽老师,以及成都市锦江区皮影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浩斐先生共同参与,展开
2022年12月9日晚,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江苏省文博干部培训基地承办,《大众考古》编辑部、《长江文化论丛》编辑部协办的南京大学考古名家讲坛、长江文化考古系列讲座第三讲邀请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唐飞先生,为大家在线作了题为《长江上游近年史前考古新发现——以四川为例》的报告。讲座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
共有 1,32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33 页 当前第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