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兰州大学博物馆馆长冯济骞一行来我馆进行调研交流。座谈会在博物馆葛维汉图书室举行,双方围绕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定位、开放运营、社会服务及未来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汪东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交流。 座谈会上,汪东升馆长首先对兰州大学博物馆同仁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全面介绍了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历史沿革、新馆校地合作办馆模式及在筹建与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公教部主任
你是否想过,当古老的唐卡艺术遇见前沿的人工智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9月21日,邀请你来四川大学博物馆,体验成为“一日唐卡修复师”。 唐卡是“藏族百科全书”,艺术和文化价值极高,但老唐卡的修复面临手工难度大、耗时长、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如今,人工智能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全新思路。基于百度AI开发的唐卡修复系统,让普通人也能体验文物修复的奇妙过程。 参与本次活动,你可以—— ✅ 亲身体验AI
一、项目名称:四川大学博物馆“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同志诞辰121周年专题展”灯具采购 二、项目预算:19.99万元 三、招标形式:该项目为非政府采购,根据馆内招投标政策采用馆内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 四、服务商参加本次投标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
脑波赛车、AI糖画、数字分身、机器人协作……这些前沿科技,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广场上,AI城市科学节城市互动体验展就可亲身体验。9月16日,“2025年成都市武侯区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四川大学博物馆举行。室外展区同步启动“AI城市科学节”,围绕“人工智能+,体验未来”设置六大互动板块,涵盖AI研发、产业升级、消费服务、民生治理及国际合作。市民可以通过AI导览、AI糖画、数字分身、人机对话
2025年9月12日下午,成都市高新区西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许晓琴率队到访四川大学博物馆,双方正式签署馆校合作协议,标志着馆校协同育人步入新阶段。 签约仪式由双方代表共同出席。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汪东升、公共教育与服务部主任梁英梅及文怡出席签约仪式;西芯小学方面包括党支部书记、校长许晓琴、教导处副主任杨佳、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陈萍、美术老师石砾及学生代表。 仪式上,汪东升馆长介绍了川大博
暑假期间,我馆隆重推出的 “考古四川” 系列讲座,广受观众关注与欢迎。为进一步拓宽公众考古视野,持续激发公众对历史文明的探索热忱,我们计划于 9 月 23 日、26 日,推出 “考古中国” 系列讲座,诚邀您走进考古世界,共探中华文明脉络。 “考古中国”系列讲座 第一场 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 主讲人:王宁远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周 静 四川大学博物馆副馆长 讲座时间:2025年
9月12日下午,四川大学博物馆在谦和厅召开秋季新学期工作布置会,会议由馆长汪东升主持,全馆教职工参加。 会上,馆长汪东升传达了四川大学2025年秋季新学期工作布置会的精神,并通报了博物馆在暑假期间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结合学校新学期的重点任务,他围绕全面实施“三大工程”、持续深化“三大服务”、深入推进“三个一流”创建,明确了博物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目标及16项具体任务。他强调,下半年博物馆将继续
亲爱的观众朋友: “翰墨写春秋——侯开嘉教授执教川大30年师生书法作品展”自开展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经研究商议,展览将延期至10月8日,欢迎观众朋友莅临参观!
共有 1,32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33 页 当前第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