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第二次会员大会在四川大学隆重召开,由教育部思政司指导,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主办、四川大学承办。大会以“文化梦?育人梦?中国梦”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动高校博物馆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加强全国高校博物馆在建设运营、文化育人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上午9点,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第二次大会会员一行首先来到四川大学博物馆参观考察,会员们分别
我馆研究馆员周蜀蓉老师申报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藏学研究所课题《藏学研究珍稀基础资料<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整理、研究与重刊》,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已于2013年6月正式批准为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3JJD850004 。
2013年6月21日上午,四川大学2010级博物馆专业本科生在我馆一楼报告厅举行了实习报告会,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了自本年度2月至今进行的博物馆实习成果。博物馆李晓涛副馆长主持报告会,本馆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与会的还有本次实习指导教师周静、代丽鹃及全体2010级博物馆专业本科学生。 代丽鹃老师首先对本次实习情况做了全面汇报,接着学生代表展示和讲解实习各环节成果,并汇报实习过程中对主题认识
2013年6月21日上午,四川大学2010级博物馆专业本科生在我馆一楼报告厅举行了实习报告会,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了自本年度2月至今进行的博物馆实习成果。博物馆李晓涛副馆长主持报告会,本馆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与会的还有本次实习指导教师周静、代丽鹃及全体2010级博物馆专业本科学生。 代丽鹃老师首先对本次实习情况做了全面汇报,接着学生代表展示和讲解实习各环节成果,并汇报实习过程中对主题认识
2013年6月6日,中央电视台大型人文历史类纪律片《汉》摄制组一行十余人到我馆采集素材,此纪录片于2012年正式启动,共六集,2013年制作完成后将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和九套纪录频道播出。纪录片《汉》是一部尝试采用新样态和新表达来创作的文化历史纪录片,借助汉代画像石故事,利用汉代遗迹、文献材料为辅助,通过对图像故事的解读,全面反映古代的汉人和今天的汉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对待生死等问题的态度
2013年6月6日,四川大学博物馆与武侯祠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华服遗韵----清末民初服饰珍品展”在武侯祠博物馆正式开展,此次展出我馆馆藏各类清代男女服饰珍品、精美饰品共计一百二十件。 本次遴选的百余件服饰,囊括了清末到民初男女服饰的各种门类。有设计繁复,蕴意深刻的礼服,有于成规中追求精美的常服,也有体现满汉融合与中西文化交汇的妇女便服。其中用于装饰的各色飘带、挽袖、披领,象征不同官员品级的补子
川大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藏品,但由于馆藏和库房环境控制不佳,文物未能得到全面保护,考古系文物保护实验室与我馆协作,在对博物馆环境监测和评估、对代表性文物的病害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拟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案后,对部分馆藏文物实施科学的保护修复。在我馆进行的此项目调查与分析包括:石质、铁器、青铜、纺织品、纸质文物等的保存状况、病害情况、组成结构等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急需抢救性保护的文物拟定初步保护
5月30日下午,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四川大学2011-2012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暨消防安全总结表彰大会在学校望江校区明德楼(原行政楼)414会议室隆重召开。校常务副校长李虹教授、副校长安小予教授、校党委副书记李向成教授出席会议,各获奖单位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学校总结表彰会议由安小予副校长主持。 保卫处袁斌处长、设备处敖天其处长对2011-2012年度学校
在经过了层层选拔以后,博物馆志愿者新队员迎来了培训阶段的考验,5月11日、19日分别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培训,接待部梁老师详细讲解了资料并带领同学们熟悉各个展馆。5月25日,我们迎来了第三次培训,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新队员将在老队员的带领下,详细领略讲解过程,学习讲解的礼仪、姿势、内容的把握等等。 经过前两次培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博物馆各个展馆和展品的情况,也对讲解资料有所熟悉和了
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和省委的相关文件精神,四川省大力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2年6月,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下发了《关于申报2012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通知》(川社联发〔2012〕12号)。通知下发后,博物馆及历史文化学院及进行了积极申报,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共有 1,33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33 页 当前第 12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