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上午,“翰墨写春秋:侯开嘉教授执教川大30年师生书法作品展”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拉开序幕。展览由四川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大学博物馆主办;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承办;四川福宝美术馆、成都“锦官宴”、河北弥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展览展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侯开嘉教授及学生书法作品114件,并同时举行《翰墨写春秋》(全三册)首发式和侯开嘉教授书法作品(15件)捐赠仪式。当天下午,“翰墨写春秋:侯开嘉教授执教川大30年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博物馆举行。展览开幕之际,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河北大学、山西大学、济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吉林建筑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文理学院、成都文理学院等国内高校的美术与书法教学单位,以及行业协会苏州市、成都市、九江市、达州市、南充市、德阳市、宜宾市书法家协会,侯开嘉曾工作过的原宜宾书画院,先后发来贺信,对展览的成功举办致以热烈祝贺。活动同步线上直播。

《翰墨写春秋》首发式

侯开嘉教授书法作品(15件)捐赠仪式,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汪东升颁发捐赠证书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指导单位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原校长谢和平;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四川大学副校长刘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史三处一级调研员(主持工作)伍文、一级主任科员薛晶;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博物馆处处长敬晓燕。特邀各单位的领导和嘉宾: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荣誉会长陈荣仲;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晓阳;四川省委政法委原副书记、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杨勇;省政府文史馆资深馆员、四川省书协顾问谢季筠;西泠印社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郭强;四川省书协顾问徐德松;省政府参事、四川省博物院原副院长魏学峰;成都天府书法院院长、省政府文史馆特约研究员舒炯;成都市政府文史馆馆员、成都中国书法馆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邓代昆;四川文理学院校长侯忠明;浙江绍兴兰亭书法研究所原副所长毛万宝;诗人、书法家张剑;四川省楹联学会副秘书长赵仁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原馆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刘洪;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省政府文史馆特约研究员王飞;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省政府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冷柏青;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永;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学术院长、教授韩安荣;四川省作家书画院院长 杨宗鸿;四川民族学院教师熊云绯;成都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成都中国书法馆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安如;成都天府书法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成都市书法家协会监事会主席何晓巍。媒体、期刊单位的嘉宾:央视网艺术栏目编导王宇飞、摄像李成玉;书法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委员毛羽;《书法》《书法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委员杨勇;《书法报》编辑、记者韩秀芳;《现代艺术》总编辑蒲秀政;《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副总编、作家章夫。主办单位出版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宗贤;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宇;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汪东升、副馆长周静;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张令伟、焦阳、党委副书记陈晓霞;四川大学出版社社长侯宏虹、编审蒋姗姗、编辑阎高阳;四川大学博物馆学术部主任陈长虹、办公室主任赵怡。侯开嘉教授及指导的研究生:薛帅杰、荣芳、吕金光、叶俊、王连富、洪权、王书峰、彭坚、欧阳永梅、刘志超,及指导的其他学生黄泽江、张兴明、屈立丰、徐晓洪、肖春林、周广胜等108人。承办、协办单位杨帆、彭再生、陈沫吾、胥勋池、邹孝忠、于广华、向运成、周广胜,以及各界书友300余人出席了线下活动,3000余观众观看了线上直播。

谢和平、王元勇、刘超为展览揭幕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原校长谢和平,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四川大学副校长刘超为展览揭幕。刘超、王元勇、毛万宝分别致辞,何宇介绍展览筹备情况,侯开嘉及学生代表黄泽江、吕金光先后发言。

刘超致欢迎辞
四川大学副校长刘超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四川大学向莅临本次活动的所有领导和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并向长期以来关心四川大学人文社科与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最衷心感谢。刘超高度评价侯开嘉教授是中国书法界和四川大学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和资深学者,对他在四川大学书法教育与书法学科建设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当代高等书法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公共服务方面贡献的川大力量,表示充分肯定。同时,认为此次学术系列活动生动诠释了四川大学书法专业薪火相传的师道精神。

王元勇致辞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向侯开嘉教授从教三十年系列学术活动的成功开幕表示热烈祝贺。王元勇评价侯开嘉教授作为德高望重的省政府文史馆馆员,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非凡的学术与艺术造诣,主动参与到四川文化建设中,凸显了他的初心和使命。
王元勇表示,侯开嘉教授是一位具有开创意识的书法大家,又是一位书论大家,更是一位杰出的书法教育家。他的破体篆隶以稚拙野逸的独特风格,在当代书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王羲之至赵孟頫再到林散之的书法文脉,侯开嘉教授都进行认真梳理,走“善疑、求真、创获”的治学路径,对中国书法为新时代服务作出了创造性贡献。
在教育中,侯开嘉采用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方法,培养出一批批既能继承传统,又能与时俱进,且面向生活、面向大众的创新型人才。此次成果展中学生们的每一幅作品都凸显出开嘉教授教学理念实践的成功。“这既是一场书法艺术的盛宴,亦是一次对传统艺术教育硕果的礼赞。”王元勇评价到。
王元勇也向大力支持此次活动的四川大学、成都市文广旅局,以及各单位、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向具体承办展览和编纂《翰墨写春秋》文献集的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表示充分肯定。

毛万宝致辞
浙江绍兴兰亭书法研究所原副所长毛万宝在致辞中讲到,侯开嘉教授一生专注于学术、创作、教育三件事。上世纪80年代初在首届中国书学讨论会上,他以《书法创新的年龄规律》一文与沙孟海、陈方暨、黄绮、陈振濂一起宣读论文,引发全国书学界高度关注。几十年来他耕耘在中国书坛,不仅是中国书学研究领域的常青树,也是中国书法创作领域一直坚持创新与探索的书法家。毛万宝简要回顾了近四十年来与侯开嘉教授的深厚情谊,在侯先生执教四川大学三十年之际表达最诚挚的祝福。

何宇介绍展览筹备情况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宇向出席本次展览的领导嘉宾,以及长期以来关心川大艺术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向侯开嘉教授为艺术学院书法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表达崇高敬意。同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筹备情况,本次活动得力于学校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川大书法研究所和艺术学院绘画系具体承担了师生书法展和《翰墨写春秋》文献集的具体工作,使本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侯开嘉发言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侯开嘉答谢发言中,对四川大学、省政府文史研究馆、成都市文广旅局、川大博物馆、川大艺术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倾情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侯开嘉说,他将不辜负领导和各界朋友的期望,继续坚守“学生就是老师最好作品”的理念,继续坚持在书法创作、理论、教育领域耕耘不止,求索不止,争取创作出特立独行的研究成果,创作出风格鲜明的书法作品,以回报这个伟大的时代。

黄泽江发言
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泽江作为侯开嘉在宜宾工作期间的学生。他深情回忆了与侯老师的相识,感谢恩师对学生书法艺术道路的领航与指引,感谢恩师对宜宾书法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黄泽江说,侯老师不仅是四川书法的一盏明灯,更是中国书坛德高望重的前辈,无论人格魅力,还是艺术造诣、教育成就,都将是中国当代书法史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作为学生,将以一生对书法艺术的努力,去传承侯老师的薪火。

学生代表吕金光发言
作为侯开嘉教授在川大艺术学院指导的硕士生,山东艺术学院吕金光教授在发言中感恩侯老师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的全面指导和教诲。他说,侯老师在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上所秉持的创新精神,将永远渗透学生们的艺术创作与学术生命之中。他将不负老师重望,与同学们一道,传承好侯老师的学术薪火和艺术精神,将侯老师的学术思想传之久远,发扬光大。

覃孟念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孟念主持。

活动现场
展览持续至2025年9月11日。




温馨提示:展览期间,逢周一闭馆。本展览免费,但进入四川大学博物馆参观须实名制购票,请务必通过四川大学博物馆官方网站或四川大学博物馆公众号预约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