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社区爱你,为抑郁友好而行动"城市共创艺术公益月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正式启动。活动通过艺术表达与公益协作的创新形式,提升公众对抑郁情绪及心理健康的认知,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的社区环境。

本次公益月活动由多方机构联合发起,涵盖公共卫生、艺术教育、社区治理等领域。启动首日吸引超5500名市民参与,现场设置的心理互动体验区、非遗文化工坊及公益义卖市集成为亮点。
开幕式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四川音乐学院、武侯区民政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发音乐治疗课程体系,建立"临床-教学-社区"三级联动心理服务平台。根据协议,三方将在武侯区试点"音乐疗愈进社区"项目,通过组建专业志愿者团队、开设家庭心理健康工作坊等方式,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向基层延伸。

本次艺术公益月内容形式多样,包括绘画互动、快闪表演、传统艺术体验、音乐疗愈等,注重公众参与与多元表达。展区设置了抑郁情绪科普区、义卖与心理咨询区等模块,配合专业志愿者讲解,营造理性、友好的心理健康传播环境。
活动得到多方机构与社会组织支持,包括心理机构、艺术团体、学校志愿者、社工团队等,形成多领域、多层次的协同联动。射洪市同步开展“为抑郁友好周”共创活动,扩大公益月的辐射面与参与度。
据活动组委会介绍,本次公益月将在未来一个月内持续推出系列社区活动,进一步探索社区心理支持网络建设与公众教育机制,为打造更加友好、包容的社会环境提供实践样本。
责任编辑: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