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共育新人

  • 来源:
  • 时间:2025-03-26



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



主题教育 | 馆校合作 共育新人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国旗下主题教育活动

2025年3月24日,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开展主题为“馆校合作 共育新人”的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川大附小“生活教育”的理念,促进四川大学博物馆与川大附小在“馆校课程”方面的深度合作,通过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实践“大课堂”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真实成长。


红旗飘飘声嘹亮 庄严开启新征程

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全体师生齐聚操场,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肃立注目,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敬意。主持人以铿锵有力的开场白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


馆校合作教联体 研学启梦助成长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见证下,四川大学博物馆与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隆重举行"馆校教联体"研学课程实践基地铭牌互赠仪式暨“馆校共育教联体”续约典礼。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刘付兵主持续约典礼,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汪东升先生、副馆长周静女士、公共教育与服务部主任梁英梅女士与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领导班子共同出席续约典礼。双方共同回顾了2023年牵手共建以来取得的成绩,就接下来的课程研发、双师课堂培训、联合教研、“红领巾讲解员进博物馆”系列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交流。双方将依托教联体平台,进一步深化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构建更加紧密的馆校合作研学实践课程,共同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助力学子们在文化浸润中启迪智慧,于实践探索中传承文明。

在研学课程基地铭牌互授环节,四川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周静女士与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长沈勇先生亲执铭牌互赠。

四川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周静女士介绍,四川大学博物馆以1万平米的展厅、百万件历史文物和动植物标本搭建起对话自然、历史与艺术的广阔空间,搭建起历史与未来的对话平台。期待同学们在探馆中点亮文化基因,让千年智慧照亮成长之路!

川大附小沈勇校长热烈祝贺“川大附小与川大博物馆”研学课程实践基地成立!他强调,川大博物馆不仅收藏着巴蜀文明密码,更是学校“五育融合”创新实践的殿堂。从一年级“植物探索家”到六年级“再探三星堆”,每个研学主题都是打开历史的钥匙。希望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博物馆,用画笔记录榫卯智慧,用实验解码汉代科技,让博物馆的每件藏品都成为滋养生命的养分。让同学们在探馆中传承文明,在研学里对话千年!

签约仪式结束后,六个年级的学生代表依次上台,介绍了即将开展的“行在巴蜀,爱在华夏”的春季研学活动。此次研学活动涵盖了自然探索、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希望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创新实践育新人 安全预防来护航

在研学活动即将展开之际,安全问题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一年级三班凡文娟老师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安全实践护航未来”为主题的思政课。凡老师结合研学活动的实际情况,从行前准备等多个方面,详细讲解了研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她强调,安全是实践活动的基石,在研学活动过程中,要遵守规则、听从指挥、互相帮助、勇于探索。

思政课结束后,一年级三班的同学们为全校师生带来了精彩的手势舞表演《我和安全做朋友》。同学们用活泼可爱的舞姿和朗朗上口的儿歌,传递了安全的重要性。表演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才艺,更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安全意识融进同学们每天的探索求知里。


总结:

馆校合作 共育新人

研学实践 体验成长


此次升旗仪式暨国旗下主题教育活动,不仅为四川大学博物馆与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携手研发“馆校课程”开启了新的里程碑,也为学生们开启了新学期的实践之旅,为孩子们的安全体验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防线。


撰稿 | 周航仪妈妈 凡文娟

摄影 | 胡宜安爸爸

孙鹤椿爸爸

一审 | 余 遥

二审 | 殷秀娟

三审 | 王 宁

(原创文字,转载请联络并获得许可;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络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