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 翰墨云烟,香满山川—— 川大博物馆邀您共赏古籍珍品

  • 来源:
  • 时间:2025-04-23

2025年4月23日,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在这个被墨香浸润的日子里,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古籍——它们不仅是文字与纸张的相遇,更是历史与当下的对话。四川大学博物馆中珍藏有一批古籍瑰宝,每一页都铭刻着中华文明深邃的历史印记。


敦煌写卷:泛黄麻纸上的盛唐佛光

川大博物馆收藏有一批非常珍贵的唐代写经,以麻纸抄就,纸质厚实,历经千载仍泛着温润光泽,品相保存良好,实属难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以及美学价值。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便是其一,是唐代玄奘法师翻译的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共计六百卷。硬黄纸上以乌丝栏线规整近千列墨书,提按间笔画刚劲如铁、稚拙质朴,尽显唐代写经体的独特风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六(唐)释玄奘译

这部巨作不仅是玄奘译经工程的珍贵见证,更是一部融汇佛家智慧与艺术美学的经典之作。其字迹如刀刻斧凿,内容承载着“诸法如梦如幻”的般若智慧,细观墨色裂纹中凝固的时光——每一笔,都是大唐佛教文化无声的传承。

与之辉映的另有一卷《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不同于《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其独特之处在于从左至右横书,单面硬笔书写,背面为素面,首尾完整如初。卷面右下角一行藏文“张真亨”,记录了这位唐代写经生的姓名。正是前人造纸技艺的积淀和这位写经生的一笔一划的敬畏之心,才让这份震撼世人的美跨越时空,至今仍能触动每一位观者的心弦。

《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


《永乐大典》:明宫墨痕,天下文脉的缩影

《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期,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被称为“世界最大百科全书”,曾以万卷之体量收录先秦至明初的典籍精华。后大多毁于火灾与战乱,现今仅存400余册,散落于世界各处,不及原书二十分之一。

川大博物馆内藏有明内府抄本《永乐大典》第一万九千七百九十一卷,品相完好,是稀世珍本。川大博物馆所藏的残卷虽只余吉光片羽,但朱栏墨字间仍可窥见明代宫廷抄本的雍容气度:馆阁体工整如刻,绫面包背装帧考究。

永乐大典卷第一万九千七百九十一(明)解缙等编 明内府抄本

古籍无声,却让文明的心跳永续如新。我们始终相信:当目光拂过这些古籍时,便是在与古人们共享同一轮明月。这个春天,恰值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以书为舟,在川大博物馆的浩瀚典藏中,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吧!


策划 | 四川大学博物馆宣推部

撰文 | 李建民

排版 | 黄宝玉

审核 | 汪东升 张苹 达娃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