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吟啸且徐行|与《苏堤春晓》共读川大博物馆里的宋代诗词

  • 来源:
  • 时间:2025-04-15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


文物: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凤耳盘口瓶(图84)

盘口瓶至宋朝时期器型最为优美,从普通生活用瓷提高到了美学高度,而龙泉窑又最擅将青釉、粉青釉制为极致。四川大学博物馆中所藏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凤耳盘口瓶釉色粉青如玉,双凤耳翩然欲飞,釉面凝脂似“雨过天青”。

当黄庭坚写下“冰瓷”、苏轼吟咏“雪沫乳花”时,他们案头或许正陈列着盘口瓶,清酒配瓷盏,飘出的是宋风雅韵,是春日闲坐,也是老友对谈。器物与诗词在无声中完成了对宋代美学的共同注解。


成都皮影服饰华美、面貌俊俏、较为写实,演出效果极佳,深受群众喜爱。“钟馗嫁妹”皮影跃然幕上,千年市井如在眼前。皮影《古城会》,关羽持刀、张飞怒目,剪影凌厉如刀镌刻。

苏轼笔下“灯火钱塘三五夜”的盛景,在成都皮影中找到了隔世回响,“一夜鱼龙舞”的宋代勾栏百戏活态在幕布上生生不息,皮影戏的烟火气与词中“灯火如画”的市井繁华在牛皮透光的方寸间流转千年。


文物:川大博物馆珍藏的藻类和苔藓标本

苔痕斑驳如墨染,蕨叶蜷曲似龙鳞。馆藏方文培先生于1928年采集的高山杜鹃标本,是峨眉山地区代表性的植物标本,叶脉间犹存杨万里诗中的“映山红”霞色。老学者以科学精神封存草木,恰于宋人“格物致知”的传统遥相呼应——当年词人笔下的清溪苍苔,正以另一种生命形态与我们对话。


策划 | 四川大学博物馆宣推部

撰写:李建民,黄宝玉

排版:黄宝玉

审核:汪东升 张苹 达娃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