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一场融合古曲韵律与现代科技的多媒体音乐展演——梅花新韵,在四川大学博物馆织绣厅上演。静谧的文物展厅化身为流动的音乐剧场,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视听盛宴。
古曲新绎 织绣展厅变身流动音乐剧场
展演现场,古琴名家董雯雯以琴声开场,《梅花三弄》的千年遗韵在展厅内悠然响起。

展厅另一端,钢琴演奏家胡晓的预制钢琴声随之奏响,黑白琴键跳动的影像实时投射于电子屏上,以现代音乐技艺全新演绎古曲旋律。


笛箫演奏家石磊手持横箫步入光影,以空灵的箫音在展厅中游弋穿行。交汇的乐声与策展光影共同勾勒出一条流动的音乐动线,引导观众沉浸其中。

数十位观众安静地跟随乐声流动缓步前行,目光在古老织绣珍品与现代声光交织的音乐展演间流转。

空间活化 博物馆升级多元文化体验场
《梅花新韵》音乐展演是四川大学博物馆与音乐数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在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播的一次合作,在承载历史记忆的展厅内为观众营造出一个乐声与光影融合、古韵与现代科技碰撞的音乐审美沉浸场域。

在本次活动开幕式上,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汪东升表示:“川大博物馆要做的,不只是停留在提供传统的参观式‘观看空间’,而是将博物馆升级为‘体验空间’,甚至‘创造空间’。”
通过引入音乐策展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博物馆尝试打破传统的观众与文物间的“静观”模式,为观众提供一种沉浸式的、多感官的全新博物馆参观体验,这也是博物馆创新利用展厅空间、拓展自身公共文化服务边界的一次实践。

汪东升强调:“未来博物馆将秉持开放的办馆理念,积极探索将音乐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纳入进来,拓展博物馆空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活化馆藏资源,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梅花新韵》互动影音装置作品将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四楼织绣厅展出至9月19日。欢迎各位观众在这个夏天走进博物馆,亲身感受这场跨越古今、融合科技与人文的艺术共振,见证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绽放的时代新韵。
四川大学博物馆公共教育与服务部策划
撰文 | 文怡
排版 | 文怡
审核 | 汪东升 梁英梅 达娃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