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博物馆作为高校博物馆,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已构建起涵盖历史人文文物与自然科学标本的馆藏体系。其中历史人文类文物涵盖了石刻、书画、陶瓷、青铜器、古钱币、古印、刺绣、漆器、拓片等几十个门类。为进一步完善馆藏体系,收藏更多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的见证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办法》,四川大学博物馆现诚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地域特色或学术意义的各类文物与标本。
具体征集事项公告如下:
一 征集范围
1.历史文物类:四川大学博物馆重点征集明清至近现代各地区的历史文献与实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
·名人手稿与书信:各地历史名人、学者等的亲笔手稿、书信、日记等,尤其是与地方历史、文化发展相关的珍贵文献。
·契约与地契:明清至近代各地区的土地契约、买卖文书、租赁合同等,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活动与法律制度的实物资料。
·历史档案:与各地历史事件、家族史、地方志编纂相关的档案资料,包括手抄本、印刷本等。
·出版物与文献:明清至近代各地出版的书籍、报刊、地图、碑刻拓片等。
2.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为保护和传承各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征集以下类别:
·各族人民传统服饰与配饰。
·各族人民传统信仰相关法器与仪式用品。
·生活用具与民俗器物:各民族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家具、炊具、农具等。
·传统工艺实物:蜀绣、漆器、竹编、糖画、陶艺等四川地区代表性传统工艺的成品或制作工具,尤其是传承人或名家的作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与非遗项目相关的影像资料、录音、手稿、工具等,尤其是濒临失传的技艺或习俗的实物记录。
3.其他特色藏品
·各地历史地图与舆图:反映地理变迁、城镇分布、交通路线等的历史地图。
·抗战时期文物:如宣传品、生活用品、军事装备等。
·近现代教育与学术文物:各地区早期学堂、教会学校、大学的教材、教具、毕业证书等。
通过以上征集方向,四川大学博物馆致力于构建一个兼具学术价值与文化传承意义的馆藏体系,为研究我国历史、文化、民族与社会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
二 征集要求
1.收藏人应确保所提交藏品的来源合法,并对藏品的合法性承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2.收藏人提供的藏品信息必须为未进入任何单位征集流程的藏品,在未收到我馆征集结果前不得将藏品信息提供给第三方。
3.收藏人可将藏品的基本情况、来源信息以及反映的时代背景等文字信息,附上清晰照片,通过电子邮箱发送至指定邮箱(见后),或通过电话与我们联系。我馆将在收到征集信息后,尽快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收藏人取得联系。
4.所有藏品征集流程应严格遵循《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进行。对于已确定征集意向的藏品,需完成全部规定流程后,方可签订相关协议。
三 征集方式
1. 社会捐赠
四川大学博物馆将积极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赠方式支持博物馆的藏品建设。为此,博物馆已制定《四川大学博物馆捐赠管理办法》,以规范捐赠流程并保障捐赠者的合法权益。该办法明确了以下内容:
捐赠流程:包括藏品评估、接收登记、入库保管及后续管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捐赠过程透明、高效。
权益保障:捐赠者可获得博物馆颁发的捐赠证书,并在捐赠藏品的展示说明中标注捐赠者姓名。对于重要捐赠,博物馆将提供长期保管承诺,并在相关展览中优先展示。
激励措施:根据捐赠藏品的价值与稀缺性,博物馆将设立“荣誉捐赠者”称号,并在年度报告中公开表彰。捐赠者还可享受博物馆学术活动的优先参与权及研究成果的优先获取权。
2. 定向征集与采购
针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或学术价值的稀缺藏品,博物馆将通过定向征集与采购的方式进行征集:
定向征集:与收藏家、学术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针对特定主题或领域开展专项征集活动。博物馆将组织专家团队对藏品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合理的征集方案。
定向采购:通过合法渠道购买符合征集方向的珍贵文物或标本。采购过程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合同条款清晰,交易手续完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3. 科研合作与联合征集
博物馆将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地方文化部门开展合作,通过以下方式拓展征集渠道:
田野调查与采集:针对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开展田野调查与实物采集工作,记录并保存相关文化信息。
学术资源共享:与合作单位共享藏品资源与研究成果,推动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播。
4.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征集方式
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博物馆将探索其他合法的征集途径。
通过以上多元化征集方式,四川大学博物馆将确保藏品来源的合法性与多样性,为构建高质量的馆藏体系提供坚实保障。
联系方式:电话:85412313
电子邮箱:scdxbwg@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19号四川大学博物馆
邮编:610065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长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