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2汶川大地震,四川大学博物馆受损严重。馆藏瓷器中,九十九件藏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除少量为轻度、中度破损,绝大多数为粉碎性的重度破损。
这批文物大部分入藏于上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时代从唐代至民国,产地窑口较多,是研究中国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史,西南地区历史、文化交流、商贸发展史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技研究价值。修复这批文物是博物馆震后重建的重要任务。
这批受损瓷器品类较多,多数器物具有花纹,部分还有镂刻、堆塑等装饰,修复工艺复杂,工作难度极大。2009年12月至2012年4月,在四川省文物局、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共同努力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具体负责实施,耗时两年半,最终成功地修复了这批文物,基本恢复了它们在震前的面貌。
汶川大地震过去已经五年。值此五周年祭日,我们谨以此展,记忆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