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关莺语——清代花鸟画展

  • 来源:
  • 时间:2013-07-01

我馆近期于三楼书画厅推出最新展览“清代花鸟画展”,本次特展,精选馆藏花鸟画精品四十一幅,其中一级文物一件,二级级文物一件,其余多为三级文物。其中包括清初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金农、以及高其佩、张大千、陈衡恪等名家作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花鸟画的一草一石,一鸟一木中,都包含着大自然无穷的生命,酝酿着万象天机。

中国绘画中,花鸟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禽鸟之外,还包括畜兽、虫鱼等各种动物,树木、蔬果等各类植物。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千百年来表现自然的一种手段,在唐代已经形成独立画科。

花鸟画是清代文人绘画的主流。尤其清代中后期以来,“花鸟,梅兰竹菊画,不乏杰出人才。双钩、没骨、钩花点叶,或重彩,或水墨,既承古法,又有所创新。王武、恽南田、蒋廷锡、邹一桂、华嵒等,各有所长,其中以恽派花卉,影响较大。乾隆间,金农、郑燮、李鱓等扬州八怪,独抒个性,他们具有创造性的表现被目为异端,但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同治间有居巢、居廉花卉,执牛耳于广东,近代的岭南画派,渊源于此。”

清代花鸟画家除了致力于对客观世界花鸟形象的再现,更擅长以自然生灵为参照,借助笔墨语言,托物言志,比德寄情,以凝练的手法将花鸟形象演化成形式化、人格化、精神化的代表。其中,石涛、恽寿平、朱耷(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尤其八大山人,以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冲突与家国之痛,其笔墨造型独树一帜。

展出时间:2013年7月1日起

展出地点:博物馆三楼古代书画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