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0月21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组织,四川大学博物馆承办,联合以色列耶路撒冷圣地博物馆、美国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巴比伦特藏、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四家单位共同举办的“成都平原和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开展。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酌,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王琼,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蓝天铭(Amir Lati)、副总领事崔梧蕤(Uri Zirinski),以色列耶路撒冷圣经之地博物馆馆长Amanda,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等领导出席了当天下午的开幕式。开幕式由晏世经主持。

晏世经代表学校致辞,对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各博物馆负责人以及参加活动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四川大学是布局在国家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已经走过了122年办学历史,川大博物馆同样历史悠久。四川大学博物馆既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平台,是传承弘扬川大优秀文化传统和川大精神的重要基地,更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源泉,在深化文化的传承研究,加强文明的传播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他表示,四川大学博物馆作为三星堆古蜀文明首次发掘单位和重要研究机构,此次联合世界著名高校及文博单位共同举办“成都平原和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这是学校博物馆在“一带一路”形势下面向世界的一次新的有益尝试。希望川大博物馆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加强科学协同研究,充分发挥学校高端学术研究优势,着力构建高端学术研究平台,积极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力争打造世界一流高校博物馆。

Amanda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具有标志性和开创性意义,相信展览能为文化的对话交流创造良好机会。希望对话展上珍贵的古以色列及两河流域文物展品能在促进两河文明与中国古文明的交流碰撞,推动人类文明交流发展方面做出贡献。
崔梧蕤在致辞中说,中国四川与以色列有很多相同之处,大家都为自己的古老文明感到自豪,古文明的光辉至今仍在照耀。当前,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化,此次展览是以色列文物第一次来中国参展,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他表示,
驻成都总领事馆将继续在各个方面推动以色列与四川的双边关系,分享历史,共享未来。
王琼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文化先行,成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成都平原和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尝试将古蜀文明放入到世界文明互动的大背景中加以观察和思考,推动古蜀文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是对数千年来东西方文明交流发展历程的一次深入溯源和有力传承。
开幕式上,四川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周静介绍了本次参展的珍贵文物,包括上世纪三十年代西南地区首次科学考古发掘中原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在广汉三星堆发掘入藏的一批文物、成都平原出土的古蜀青铜头像及玉石器,以及两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文书和宝石材质的滚筒印章等。她强调,成都平原和两河流域的青铜文明虽在绝对年代和地理位置上相隔甚远,但两者却存在诸多的文化关联和相似点。此次对话展在古蜀文物的基础上引进了来自以色列、美国两家博物馆收藏的两河流域典型文物参展,不仅反映两地文明在几千年前的交流,更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从历史深处追问人类共同命运的新鲜尝试。
开幕式最后,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酌宣布“成都平原和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正式开幕。随后,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成都平原和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

开幕式结束后,本次展览首席策展顾问王献华教授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比翼连枝当日愿——《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伊南娜政治神话”的学术报告。
“成都平原和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是首次在大学博物馆举办的古蜀文明主题跨国联展。
展出地点为四川大学博物馆负一楼。10月21日-11月21日期间可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