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3月18日至22日,四川大学西部中国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中心在成都举办“四川大学-哈佛大学古蜀文明考古遗址研习营”。哈佛大学人类学系12名师生与四川大学考古学系师生联合组队考察了成都平原古蜀文明的重要考古遗址,与四川省、成都考古研究机构及博物馆研究人员开展了现场讨论与对话,并举行了一系列学术讲座,拓展了双方的学术视野和提升了古蜀文明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此次来访的哈佛大学教师及研究领域有:
傅罗文教授Rowan FLAD,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东亚考古方向。
奎特教授Jeffrey QUILTER,哈佛大学皮博迪考古学与民族学博物馆馆长,南美考古方向。
瓦瑞娜教授Christina WARINNER,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古DNA及微生物考古。
卡曼尼卡博士Ari A CARAMANICA,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后研究员,环境与植物考古方向。
3月18日至22日,在为期五天的时间内,哈佛大学来访师生与四川大学考古系师生一起开展了以下丰富的交流和考察活动:
3月18日上午10:30:哈佛大学师生们参观了四川大学考古学教学实验中心并与考古系师生们进行了友好座谈。
下午,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唐淼、四川大学吕红亮老师的带队下,对成都宝墩遗址进行了考察并开展了现场讨论。
3月19日上午,在四川大学藏研所内,哈佛大学Christina Warriner先生的讲座题目:微生物考古学:从疾病到微生物群到牛奶(The Archaeology of Microbes: from maladies to the microbiome to milk )
3月20日上午,哈佛大学Jeff Quilter的讲座题目:古代秘鲁北部沿海地区的王与后(Investigating Ancient Kings and Queens on the North Coast of Peru)
下午,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冉宏林、四川大学黎海超老师带队下,考察了广汉三星堆遗址并现场讨论。
3月21日上午,哈佛大学Ari CARAMANICA的讲座题目:秘鲁北部沿海沙漠地带自然灾害中的农业(Farming Amid Natural Disaster on the Desert North Coast of Peru)
下午,在四川大学于孟洲老师的带队下,考察了成都金沙遗址并现场讨论。
3月22日上午,哈佛大学Flad Rowan 教授的讲座题目:早期丝绸之路上的技术变革--洮河流域史前考古调查与试掘初步收获 The Tao River Archaeological Project (TRAP): Technological Changes Along the Proto Silk Roads in Northwest China
下午,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左志强、四川大学李玉牛老师带队下,参观了新创科技园的发掘现场并现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