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的红色传承——青年党史讲坛》系列党史学习教育节目开讲录制

  • 来源:
  • 时间:2021-04-22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021年4月18-19日,四川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新华社四川分社联合主办的《穿越历史的红色传承——青年党史讲坛》系列党史学习教育节目,在新华社四川分社演播厅正式开讲。新华社四川分社分党组书记、社长惠小勇主持开讲录制仪式,与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郭勇、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机关党委书记郭生春分别代表三个主办单位发言,并一起掀开摄像机上的红绸,启动项目。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物馆馆长霍巍,副馆长周静,四川大学团委书记赵露,副书记苏德强,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周锐京、新华社四川分社副社长任硌、常务副总编杨三军等领导也参加了这一隆重的仪式,并与来自四川大学的师生代表、成都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区的教师代表、四川博物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党员代表一起聆听了讲座。


新华社惠小勇社长在致辞中首先赞扬了四川大学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表示在党的百年华诞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三方携手主办本次青年党史讲坛具有重要意义。他谈到,面向青年,创新学习党史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希望青年人可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引领青年人“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同时,今年也是新华社建社九十周年,从瑞金、延安、西柏坡,到北京,新华社一路跟随党中央,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新的历史时刻,更要充分发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百年华诞。


四川大学郭勇副书记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学校向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新华社的携手合作表示感谢,向参加讲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在讲话中回顾了四川大学作为“四川进步势力的大本营”和“西南一带传播革命种子的园地”所具有的悠久红色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以王右木、童庸生、杨闇公等为代表的川大进步师生,为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及党组织在四川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以江竹筠为代表的73位川大校友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献出了宝贵生命;以朱德、吴玉章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建设奉献毕生;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在高校发展、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四川大学历来重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教育引导青年学子。他还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本次青年党史讲坛,整合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党史研究成果,以创新形式开展党史学习,必将有利于更好地挖掘传播四川红色资源,从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奋斗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前进力量,也必将极大地丰富青年党史学习的资源和渠道,更好地引导青年学子学习革命先辈崇高精神。


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郭生春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回顾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岁月走过的光辉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更是一部砥砺前行的奋斗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作出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决定。省委省政府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高度重视青年群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的指示。她认为,本次青年党史讲坛的联合主办,既是一个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项目,也是一个展现忠诚、创新创造的举措,并希望三家单位共同努力,将青年的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更响亮,助力好党史学习教育,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在与会领导和嘉宾的见证下,郭生春、惠小勇、郭勇共同揭开摄像机上的红绸,宣布讲坛录制开启


与会领导和嘉宾参与首场党史学习录制


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郭勇表示听了此次党史讲座,能够感到本讲坛在党史学习模式上的创新,必将有利于党史学习工作在青年中的开展与传播,让青年朋友感悟我们党伟大的奋斗历史,感悟党的伟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物馆馆长霍巍表示,首先,以这样的创新形式向青年开展红色基因的传承是非常有效的;其次,本次活动的策划从科普基地开始,到三方主办单位的资源整合,形成了非常好的资源链条,在将来四川大学博物馆馆藏红色文物、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研究专家等方面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拓宽;第三,为现场参与朗诵、表演的青年们点赞,在参与本次活动中受到的感悟和感动,未来一定会影响到他们对国家、对未来自身定位的认识,对自己能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坚定信念。


42B77

四川大学“青马工程”弘毅班学员演绎王右木与《人声》报的故事


与会领导、嘉宾与四川大学“青马工程”弘毅班学员


祝愿“区域历史与民族文化科普基地”活动越办越好


《穿越历史的红色传承——青年党史讲坛》是四川省社科“区域历史与民族文化科普基地”今年策划开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基地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博物馆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立足自身学术资源和教育平台的优势,策划发起并组织专家孵化讲座;携手四川大学团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弘毅班,组织排练红色经典诗词诵读和场景剧,与讲座相结合,以新颖的形式感受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本系列讲坛共有六期,将在五四青年节开始陆续在新华社等媒体平台和四川省各大红色场馆、党史教育系统播放,敬请关注。


附六期讲坛主题:

1. 四川大学(成都高师)与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主讲人: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刘宗灵教授


2.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四川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和贡献

主讲人:国家长征文化公园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 周锐京巡视员


3. 永远朝着东方,永远朝着党——“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烈士

主讲人: 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党跃武教授


4. 成都解放

主讲人: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 陈廷湘教授


5. 南下干部与四川解放的故事

主讲人: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何志明副教授


6. 听康焰讲华西医院的抗疫故事

主讲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天府医院院长、博士导师 康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