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苹

  • 来源:
  • 时间:2019-04-08

《在文物中“寻找”古蜀文明》《解放日报》2021年4月23日。

《史前玉器符号学系统初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摘要: 史前玉器从形态、图案、排列与组合等各个方面,已经构成一套完整的符号象征体系,其中孕育着古代礼制的若干因素,在史前玉器的礼仪化进程当中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这套符号体系的不断发展与扩大、成型和扩张,最终为后来商周时期玉器成为中国古代礼制当中具有重要标志性的"礼器"奠定了重要基础。

张苹马冬:《墓志所见晚唐内侍省官员与“赐紫绯”》《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6期。

摘要: 内官从唐玄宗朝开始就是服饰赏赐的重要受益者。但到晚唐,随着宦官把持中央政权,被动受赏已不能满足其需要。从已掌握的晚唐墓志材料看,内侍省身居要津的局官很可能是"赐绯"与职事同授,而内侍省省官与清要局官也存在使职与"赐紫"同授的倾向。"紫绯"的"赐"、"授"转换,实际是内官集团强化自身政治权威的意志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