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亿年时光,揭开蛇的神秘面纱!
冰冷的鳞片、精美的花纹、致命的毒牙、蜕变的智慧……蛇,是自然界的高效猎手和生态卫士,也是漫长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象征。李白曾有诗云“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蛇的巨大与凶猛;陆龟蒙也曾叹“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可见蝮蛇毒性之大,壮士需断腕才能保命;毛泽东也曾赞“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看白雪的群山似如银蛇在舞动……
蛇,兼具恐怖、神秘、灵动、狡黠等多种属性于一身,让人们既对它们畏惧,也对它们崇敬。世界上共有三千多种蛇类,中国分布有二百多种蛇类,是世界上蛇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万物生灵之一的蛇,从人类产生早期的崇拜意识后,就被世界上许多地区的人们遵奉为神灵,在中国,它也被列入十二生肖之一。

(图片来源: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管护总站官方公众号)
由于人类对蛇天生的恐惧,人们往往是“谈蛇色变”,许多人其实对蛇并不了解。蛇是怎样演化而来的?蛇的毒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大鹏金翅鸟要将蛇视为食物?带着这些疑问,本周日蛇年专题讲解活动将通过蛇类标本、图文并茂的图片、历史文物、互动提问等形式,诚邀各位观众朋友一同走近蛇的王国,全方位了解在自然和人文历史中的蛇形象,探寻其作为十二生肖的独特之处。

这个蛇年,四川大学博物馆邀你共赴一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奇幻旅程,揭开蛇在自然与人文世界中的神秘面纱!
活动亮点
讲解路线分为两部分:三楼自然专题展蛇类标本部分,从蛇的形态特征到四川珍稀蛇类,带您了解关于蛇的基本信息;二楼基本陈列展民族篇和民俗篇,按照民族顺序,共同解密不同民族中蕴含的蛇文化。
【自然篇】:通过蛇岛蝮的骨骼,解码蛇的“超能力”——没有外耳如何听声?中国最毒的毒蛇是哪种?探秘海拔4000米的温泉蛇如何打破生存极限!
【民族、民俗篇】:纳西族神路图中蛇竟是“地狱判官”?解密藏族大鹏金翅鸟为何“口衔灵蛇”;穿越《白蛇传》皮影戏现场,看小青怒斩许仙的经典桥段;从图腾崇拜到生肖之谜,感受蛇在人类文明中的千面魅力!
活动时间
4月20日周日
上午场:10:30 下午场:14:30
每场时长约1小时
活动地点
四川大学博物馆三楼展厅入口集合
参与方式
预约当日入馆门票即可免费参与,无需额外报名!
特别提示
活动尾声可前往“汉墓探微”展区,寻找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终极谜题,答案正确者还有机会解锁隐藏福利哦!(答对即可在一楼前台和博物馆工作人员兑换定制明信片一张)
蛇年寄语
蛇,是生态卫士,亦是蜕变象征。这个春天,让我们告别“谈蛇色变”,以科学之眼观其神奇,以文化之心悟其深邃——万物有灵,敬畏常在;千年蛇影,等你来探!
后续活动预告:关注官方公众号,解锁更多主题探秘之旅!
撰文:刘双双(志愿者)
排版:杜佳依(志愿者)
审核:孟杨、梁英梅、达娃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