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古典高校行” 四川大学系列活动 从奇珍室到知识工坊——西方博物馆的演变

  • 来源:
  • 时间:2024-07-21

2024年7月2日到3日,“古典高校行”四川大学系列活动之“从奇珍室到知识工坊——西方博物馆的演变”系列讲座在四川大学博物馆负一楼学术报告厅和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成立于1814年的美国第一座博物馆,巴尔的摩皮尔博物馆新馆创始馆长、首席战略官南希·普克特罗博士(Nancy E.Proctor)担任主讲,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倩倩副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活动海报

四川大学博物馆周静副馆长、科创中心张苹主任、公共教育与服务部张一波老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系李林副主任,四川博物院科研与教育中心何东蕾副主任、大足石刻研究院宣传推广中心姚淇琳副研究馆员,以及我校考古文博专业的本硕学生与近80名博物馆观众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本次系列讲座融合了讲授与课堂研讨的形式,由三场主题课程组成。讲座开始前,四川大学博物馆周静副馆长致欢迎辞介绍了本次“古典高校行”活动开展的背景,指出探索古典时期开创的早期博物馆现象是如何与时俱进,发展至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听取、合理借鉴美国当代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意义非凡。李倩倩副教授则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讲题与活动主旨。

南希·普克特罗馆长

第一讲主题

在第一讲中,南希·普克特罗馆长讲述了自己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以诸多代表性案例勾勒美国的博物馆由奇珍室变革为搭乘科技便利,创造新文化、新内容、新社区、新故事的知识工坊的趋势。她的关注点从前智能手机时代为观众提供手语翻译的屏幕设备开始,由关注使用最新技术,到注重内容叙事,使人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继续讨论博物馆的收藏、展览与故事,进而探索博物馆利用“众包”招募全世界的人来帮助建设博物馆的可能,以实现在短时间内创建大量信息,将博物馆的使命从传统的收藏、保存和阐释转变到汇聚、协管、对话以及共创。

第二讲主题

第三讲主题

南希·普克特罗馆长在第二讲中梳理了皮尔博物馆建立、发展、翻修的历史,介绍了皮尔博物馆的重振与社区共创的策展模式,对当下皮尔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致力于探索众包和社区共同创造的方法,讲述了传统的博物馆策展过程与皮尔博物馆策展模式的不同,提出从人开始,记录他们的故事,提供在博物馆或网络构建讲述、分享故事的平台,立足巴尔的摩地区人员结构的现实,建立由社区创造、为社区服务的博物馆。

第三讲

在第三讲,南希·普克特罗馆长简要介绍了西方博物馆史中的诸多“第一座”博物馆。追溯19世纪“博物馆”娱乐属性体现的案例以及1851年的伦敦万国博览会,作为以伦敦、巴黎和芝加哥等主要城市为舞台的技术和文化集中展示的开端,催生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而这一切更多地关乎于文化与价值内涵,而非单纯的技术。南希·普克特罗馆长还介绍了Planet World与Google art culture等数字技术运用,讲到博物馆的“第二生命”是一个虚拟世界,皮尔博物馆基于此创建的文化空间,可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它已经成为皮尔博物馆扩展其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讲座尾声,李倩倩副教授对主讲人、在场热情参与的学生、观众以及现场志愿者为本次系列讲座所贡献的智慧与启发表示了由衷地感谢。她对南希·普克特罗馆长带来的三场精彩讲座进行了总结,“南希·普克特罗馆长联系当下与历史,通过当今的科技与博物馆服务如何撬动博物馆分布式网络的形成,联系美国皮尔博物馆早期建立的轨迹与西方博物馆史中诸多‘第一’座的意义来深化社区博物馆服务地方的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她同时还提出了一些重要却未尽的问题留待讲座之外大家继续思考与探索。

第三场讨论环节

在本次系列讲座开展的过程中,学者、学生与观众们始终积极地围绕博物馆相关问题参与交流互动,提出了很多具有价值与启发意义的问题。例如,如何平衡展览策划中的多重叙事、学术观点与社区共创之间的矛盾、社区组织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协调、收集公众对于藏品的故事内容的标准与原则、何为“好故事”,以及如何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地接触和使用数字设备等等,南希·普克特罗馆长都一一回应并留出了充足的时间与听众深入讨论,她将自己带来的小礼物——皮尔博物馆的圆珠笔,作为赠予现场小听众与所有发言者的纪念品。

讲座第一场与小观众的交流

讲座第三场与小观众的交流

首场讲座

讲座结束后,有博物馆观众针对本次活动发表了评价与留言,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学术活动向公众敞开。活动主办方对观众反馈给予了及时回应,表示四川大学博物馆作为转化高校学术资源、传播各国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未来将会不遗余力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知识共享服务。至此,本次“古典高校行”的系列讲座活动圆满结束。

南希·普克特罗馆长与志愿者同学的合影

图 | 周成洁 刘沁 李莹莹 李倩倩

文 | 任柯樾 康玉潇 李彩娟

审核 | 周静 李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