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博物馆文创大赛圆满落幕
精彩对决
幕后采访
听听他们怎么说
今日的博物馆,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艺术、人文与技术的多元对话中,探寻文创设计的无限可能。
本届“创想博物馆”文创大赛的参赛选手们用笔墨施彩,用科技赋能,诠释着对巴蜀古迹、市井百态、民族风情、自然灵韵、精巧百工的理解,用特殊的方式续写馆藏名珍的生命史。
本次文创大赛虽已告一段落,但关于传承与创想的探索仍在继续。在大赛评委、嘉宾、选手的眼中,什么是好的文创设计?文创大赛有何意义?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声音!
PART 01
大赛评委
陈小林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
著名设计家
文创产品的两个价值是文化的价值与商品的价值,所以做文创首先要认识产品与市场的关系。
王红卫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博导
做川大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要有鲜活的点子和想法,要有品味和格调,要体现四川大学百年名校的底蕴。在坚持创意为先的同时实现产品的好懂、好记、好看、好用。
魏洁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文创设计大赛能有效传播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与传统文化,希望比赛越办越好!
PART 02
大赛嘉宾
霍巍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
本次文创比赛能够搭建起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以市场为导向了解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博物馆的内涵和品位得到更好的彰显。正如今天各位专家所说:文创需要有文化、审美、市场。
鲁力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四川省旅游协会副秘书长
川大博物馆本来就是高校博物馆,和其它的城市博物馆有所区别,创立之初便有教育功能,这是一个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友好空间。所以这个比赛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既采风、深入博物馆,又考虑产品落地性,还充分考量了“Z世代”消费者的特征,所以设计出了很多既有趣、有创意,又有落地性、接地气的作品。
PART 03
获奖团队代表
文创方案设计赛道 金奖得主
四川大学博物馆“不可思议”卡牌

这个作品由我独立完成,所以有时无法及时对所有的疏漏检查到位。这就导致我在短时间内需要多次往返来查看文物细节。通过这次比赛,我了解到了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对于博物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经历也为我日后的设计创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也启发了我在设计中去关注一些更细节性的东西。

文创方案设计赛道 银奖得主
繁花

我觉得我们这次设计做的比较轻松,因为川大博物馆的藏品实在是太丰富了,可供我们选择、激发我们创作灵感的文物非常多,这非常难得。
馆藏文物非常精美,但观众带不走,所以我们设计师就要通过设计让观众带走这份文创产品、带走这段参观回忆,让他们在数年后再回忆起这段美好记忆,这就是文创产品的意义。
文创方案设计赛道 银奖得主
蝶变交响——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峨眉山蝴蝶物种新媒体艺术作品

作为四川大学的学生,我对川大博物馆本身就有别样的感情,也从川大博物馆中获得了很多日后设计创作的灵感。并且,和从前参加的比赛相比,我在此次比赛中感受到了更大的包容性。今天在现场也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作品,大家也都表达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想法。
文创方案设计赛道 铜奖得主
川大博物馆——趣味陶俑文创设计

博物馆中有趣的陶俑和我作为年轻人平时的一些积累、对流行文化的关注,就会马上想到一些有意思的设计。所以我们要把日常生活中接触、熟悉的文化、创意与博物馆中的文物、文化结合,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文创实物产品赛道 金奖、铜奖得主
书创礼品-【明清官服补子图】火锅书
汉代画像砖“掌中画像砖”解压魔方
明清文官服补子图,九变瑞禽祥语文创帆布包


今天来的评委都是国家级的、在创意设计方面的顶尖大师,他们能为我们的创意、产品给出具有市场端、学术端的意见,这让我们收获很大。
我们要紧紧研究市场、依托市场,再对内容进行深研。四川大学的藏品丰富、精美,极具视觉冲击力,比如说汉代画像砖就极具艺术价值,我们就想通过自己的设计让全世界知道四川有最好的画像砖,有最好的汉代故事、图像。所以我们呈现的产品,也是基于团队对馆藏文物的深入研究、解读。

文创产品实物赛道 银奖得主
裸眼3D-川大博小兽之印投币贩卖机

数字技术与传统文物,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存在,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我们更需要通过传统媒介以外的部分,去展现我们巴蜀文化,例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影像、3D投影和3D映射等,可以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在比赛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培养出了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但是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遇见困难,解决困难,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才是成员们成长的重要机会。成员们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经验和收获将为团队成员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理解和信心。
文创产品实物赛道 铜奖得主
四川大学博物馆系列IP产品
川川儿、哒哒儿、啵啵儿

这是我们针对川大博物馆独特的风格、文物专门设计的IP,所以与博物馆息息相关,希望能借此传播川大博物馆中的考古故事、民俗风情、自然文物。
川大博物馆将继续与优秀的设计师们携手,用创意与灵感,赋予古老文物新的生命与意义,从悠悠文脉中汲取现代设计的灵魂与底蕴。

撰文 | 孙唯祎 谢雨佳
排版 | 孙唯祎
审稿 | 汪东升 张苹 达娃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