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创想博物馆”文创大赛决赛路演颁奖暨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仪式圆满举行

  • 来源:
  • 时间:2024-07-02

6月30日,“创想博物馆”文创大赛决赛路演颁奖暨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仪式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圆满举行。

自3月18日大赛正式启动以来,大赛主办方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文物局、四川大学的关怀和指导,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考古文博)学院、艺术学院和四川传媒学院鼎力协办及新华社四川分社、四川省文物信息中心、四川传媒集团、四川文投集团、成都国际传播中心、文博圈等单位的发动支持下,活动不仅收获了上千件参展作品,而且通过媒体网络、城市网红打卡地的裸眼3D大屏等多种形式,以赛事为载体,向社会大众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无限可能。最终,有24件作品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决赛。

6月30日下午,决赛路演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学术报告厅正式开始。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超和四川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飞为仪式致辞;评委会主席陈小林介绍来自省内外的重量级评委以及本次赛事评审规则要点后,选手们依抽签顺序上台路演答辩,向评委、嘉宾和观众们展示作品,陈述创作思路,并回答专家提问。

决赛分为两个赛道。文创设计类赛道的作品各有特色:以川大博物馆馆藏陶俑为灵感来源的系列文创作品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取材于四川大学博物馆馆藏峨眉山蝴蝶标本的“蝶变交响”新媒体艺术作品展现了科技与美的融合;提取川大博物馆32种特色文物、结合心理学与设计美学的“不可思议”卡牌更是因其对文物的解读和有趣的二次创作,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其他作品也各具巧思和特色,在比赛中展现出作者的才华。

文创实物产品赛道的作品同样别具匠心:设计师将火锅底料“装”进书里,设计出带有浓川味的文创礼品——“明清官服补子图”火锅书;裸眼3D作品——川大博小兽之印投币贩卖机以其高科技的制作和精巧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此外,根据川大博物馆馆藏唐卡来设计制作的新工艺石板唐卡、四川大学博物馆系列IP产品、“掌中画像砖”解压魔方等文创产品都非常有趣。

在每位选手展示陈述后,评委们针对作品给予了专业的点评。评委一致认为,好的文创应既有文化底蕴,又具有实用价值。最后,经过激烈的角逐,两个赛道分别决出一名金奖,两名银奖,三名铜奖,以及优秀奖若干;在文创设计类赛道还专门设有面向学生的新锐奖。来自各界的领导和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奖,在欢乐的音乐声中,决赛路演圆满结束。


随后在参赛选手和观众的见证下,文创大赛优秀作品展正式启动。在博物馆大厅和宽阔的廊道上,以展板和装置的形式,展示了本届文创大赛100多件(套)优秀作品。展览将覆盖到暑假和国庆黄金周,这样更多的观众,可以观赏到这些脑洞大开的作品。这些创作灵感会吸引更多文创爱好者,吸引更多生产企业,加入博物馆文创事业中。


本届大赛吸引了国内外37所高校积极参与,涵盖艺术设计、考古文博、新媒体应用、工业制造和计算机等专业;高校师生团队结合教学,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投入实践应用,充分展示了新理念、新技术和年轻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结合的成果和魅力;将高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与文博事业发展需求结合。

此外,本届大赛设置了适合高校的方案设计赛道、适合文化公司的产品赛道,还有适合非物遗技艺和传统生产企业的孵化赛道。通过独特的赛事机制,促成设计者和生产企业的互补合作,助力商品研发;通过新颖的赛道设置,开辟“学、研、产”合作新路径。

我们相信,在四川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四川省文物局、兄弟高校和新闻媒体朋友的关心下,在各界伙伴的通力合作下,“创想博物馆”文创大赛必将发扬光大,将更好地整合全国乃至全球学界、业界资源,助力文化事业建设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撰文 | 黄宝玉

拍摄 | 李金龙 李享

排版 | 黄宝玉

审核| 汪东升 张苹 达娃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