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朋友圈
在2024年的第一个周末,我馆举办的“大熊猫的朋友圈”公益研学活动圆满结束,受到了广大参与者的热烈好评。现在,让我们共同回顾这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活动吧!
首先,亲子家庭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展厅里的大熊猫生境场景。小朋友们带着“大熊猫的体重有多重?”“大熊猫有哪些邻居?”等问题,深入了解了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习性,他们还亲眼见到了大熊猫在森林里的邻居,如水鹿、林麝、亚洲黑熊等动物,可爱的川金丝猴和漂亮红腹锦鸡,引来小朋友特别关爱。


在研学教室里,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的杨祎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教室里的自然课”。孩子们通过互动式多媒体的形式,在巡护员的带领下,与“球球”一起又认识了与大熊猫生活在同一个区域的羚牛、川金丝猴和中华斑羚三种动物。孩子们怀揣着好奇心,聚精会神地聆听有趣的解说,目不转睛地观看生动的视频。他们了解到了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进一步理解了每个生命都需要适应其生存的环境。通过观察动物的外形和习性,孩 子们学会了如何去认识和理解动物。
“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一下,我们人的鼻孔朝上还是朝下呢?”“金丝猴的鼻孔为什么是朝上的?”原来金丝猴生活的海拔较高氧气较少,鼻梁骨的退化有利于减少在稀薄空气中呼吸的阻力,所以金丝猴又称“仰鼻猴”。在欢乐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完成了“猜猜我是谁”学习卡的填写,并亲自动手制作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川金丝猴手工小作品,这些手工小作品展现出孩子们无限的创意和丰富的想象力。



对于野生动物而言,人类占用了它们大量的栖息地和地球资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严重威胁到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家园。带着“我们应该怎么做”的思考,亲子家庭来到“自然赋能未来”展厅观看“零碳”环保舞台剧,并在志愿者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自然赋能未来”展览。通过此次观展,孩子们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减少碳排放,从而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家园,并为我们自己的家园创造一个更好的未 来!



活动感言
参与活动的家长们对本次研学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从活动后的评价表中可以看出,家长和孩子对于展览、课堂活动和表演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对老师们的组织和引导方式都给出了全员10分(满分)的满意评分。
今后,我们会积极响应观众的需求,推出更多跨学科的社科课程,这些课程将融合科学、历史和艺术,敬请期待!
撰稿\孟杨 张夏
摄影\李婉 高瑛 黄廷芳 Jane
排版\达娃扎西
审核\周静 张苹 达娃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