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名将李怀民遗孀捐赠著名国画家张采芹画作

  • 来源:
  • 时间:2015-04-28

2015年,时值中国伟大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四川大学博物馆喜获抗战名将李怀民将军遗孀王乐羲女士馈赠近代著名国画家张采芹先生《春》《夏》《秋》《冬》画作。

4月28日,李醒夏夫妇(李醒夏,李怀民将军的大女儿,著名艺术家;陈骝,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物理与天文系终身教授、浙江大学物理学教授,国际知名物理学家)受母亲王乐羲女士委托郑重将收藏多年的《春》《夏》《秋》《冬》四副国画原作交付霍巍馆长、李晓涛副馆长。捐赠仪式在本馆406会议室隆重举行。李醒夏夫妇考察了本馆藏品收藏、保存情况、藏品维护修复情况,对这四幅画作历经数十年辗转漂泊终归故里并将妥善保管表示欣慰。霍巍馆长对李醒夏夫妇及王乐羲女士对本馆的肯定和信任表达了感谢。

张采芹先生是我国著名国画家,与四川及四川大学有着甚深的缘分,张先生四幅画作重归故里和母校,给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品收藏增添了浓浓厚厚的一笔。

李怀民(1908-1984)国民党空军将领。云南大理人。云南航空学校毕业。抗战时期,曾任航空大队大队长、航空委员会训练处处长、航空委员会参谋处处长,多次驾机或指挥与日军的空战、反空战。据王乐羲女士回忆:1942年前后,李怀民将军曾驻扎成都。友人请张采芹先生为李怀民将军作此《春》《夏》《秋》《冬》四条幅激励抗战之情怀;不久,俩人的爱情结晶——女儿李醒夏出生。因此,此四条屏承载着一段特殊的情谊与传奇经历,深得李将军夫妇喜爱,一直伴随着他们一生。王乐羲女士晚年一直希望让这四幅画作回归故里——源于成都,归于成都。

2014年,其女李醒夏及陈骝教授开始为这四幅画作寻求回归之路。李醒夏夫妇经多方了解和实地考察,对川大博物馆良好的文物保存条件、修复能力及对祖国传统文化弘扬所进行的努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最终确定将《春》《夏》《秋》《冬》画作捐赠给四川大学博物馆,收作馆藏永久保存。遗憾的是,王乐羲女士因病于2015年1月辞世。

张采芹简介:

张采芹(1901-1984),名学荣,重庆市江津人。现代教育活动家、著名国画家。曾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协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等职。出版《采芹画集》、《采芹近墨》、《中国画论》、《国画浅说》等著作。有“蜀中三张”(张大千张善孖、张采芹)之誉。192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师从刘海粟、王震(一亭)、江小鹣等大师。先后在四川各大院校从事美术教学50余年,抗日战争时期,创办“四川美术协会”,任常务理事兼管总务,接纳了大批内迁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将自己珍藏的陈老莲、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黄君壁等艺术大师的大量作品移交国家。1954年,文化部曾购其“墨竹”赴日本展览。1979年,国务院总理出访英国,曾携其“墨竹图”赠予英国女王,至今仍藏于英国皇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也收藏有其作品。1984年病逝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