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5月18日的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围绕此主题,5月18日四川大学博物馆即将举行以下系列活动:
一.陶然士(Thomas Torrance,1871—1959)专题展
本次特展,是陶然士(Thomas Torrance,1871—1959)在中国四十年工作和生活的一个缩影。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希望人们对一个世纪前陶然士和他所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发生在中国以及边远川西的历史事实,对近代东西方文明之间,跨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对话,有更多的了解与感悟。
一楼(第二单元):文物风光度几秋:陶然士与华西文博
结合本馆收藏的皮影文物,我们邀请了川大皮影社团来馆做一次皮影戏的现场演出,让观众更直观更生动的了解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四川地区汉族传统表演艺术形式。
两只老鼠偷油吃,从看到油缸,争油喝,喝到油,喝完油以及最终被困缸中的两只老鼠的言行举止的表现。
汉武帝刘彻与李夫人相知、相爱、相离之后,道士招魂弄影使李夫人再与刘彻团聚以解汉武帝忧愁的故事。(皮影起源的传说之一)
以周杰伦《皮影戏》的动感音乐为背景,两个皮影人物的disico舞蹈表演。
地点;地下B层。邀请专题展嘉宾、领导以及媒体到场。
内容:1、古琴曲目演奏,皮影表演、羌笛、羌歌助兴表演。
5月18日 上午9:30点——9:45点; 陶然士专题展开幕式剪彩
5月18日——5月25日四川大学博物馆对外免费开放一周。
陶然士(Thomas Torrance,1871—1959)简介:
陶然士(Thomas Torrance,1871—1959),英国传教士、汉学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成员、华西边疆研究学会荣誉会员。1896年作为中国基督教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华西地区代表来到四川成都,1913 (1910)年转入美国圣经会(The Amercian Bible Society) 工作,直到1935年退休回国。
陶然士是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前身——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开创者之一,是博物馆早期入藏文物的最重要的收集者。他精通汉语,擅长中文写作,对中国历史考古有浓厚的兴趣,曾执教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他撰写出版英文书籍,首次把中国羌族的历史、习俗和宗教,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群居村落和古代民屋建筑、中国古代墓葬、都江堰的古代水利建设等介绍给西方世界。他最早翻译《华阳国志·蜀志》一文给英语世界的读者,使西方人对谜一般的中国川西有更多的了解。他在川康边地羌人地区游行宣教,开办诊所和学校,进行人类学、民族学调查,并利用投放幻灯等各种方式,向中国人民介绍英美等国的民情风俗,为边远川地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观看西方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