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学家方明渊教授莅临新馆参观指导

  • 来源:
  • 时间:2023-08-01

方文培先生工作照

(图片来源:四川大学档案馆)

7月29日,我校年近九旬的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方明渊教授莅临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参观和指导。

方明渊教授是著名植物学家方文培先生之子,父子俩曾共同命名发表了桂林槭、密果槭、马边槭等植物新分类群,这在世界植物分类学界传为一段佳话。方明渊教授主要研究杜鹃花科、槭树科和毛茛科等类群,曾发现命名植物新分类群近50个,先后参加编研《中国植物志》第28卷和第57(2)卷、《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四川植物志》《中国四川杜鹃花》《中国花经》及《Flora of China》(Vol. 14)等志书和著作,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其它省部级奖励数次。

FB48

1CB01


方教授向工作人员仔细询问了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理念、展陈思路和方案等,对所有关于植物展陈的内容均进行了仔细地查阅。他表示,高校的任务不仅仅是立德树人和科学研究,还有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工作的责任,这是所有高校博物馆的使命。

2AA86


方教授在一楼基本陈列“自然篇”展陈前,凝视着父亲方文培的照片,陷入了深深的沉默、思念和缅怀中。随后,他向工作人员讲述了父亲编研《峨眉植物图志》的艰辛历程。他说:“父亲被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植物学家’,这部志书是主要原因之一。”

37872

3E9DE



方教授表示,虽然自己身体不太好,但是非常关心博物馆和标本馆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曾数次前往博物馆工地外围查看建设进度。观展过程中他还殷切嘱托道:“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你们要好好保护前辈们留下来的宝贝(指自然博物馆馆藏的近百万份动植物标本和各类典籍),好好做科研,好好向公众进行科普教育”。


3CC40C

方文培先生塑像

(位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门口 沈军摄)


方文培和方明渊父子薪火相传、代代接力的科学家精神激励着我们。四川大学博物馆将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发挥高校在科研和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和筹办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专题展览,利用高校的学术积淀和成果持续服务地方文化和社会大众。


图文:生命科学学院 谭进波 孟杨  毛康珊

排版:王洛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