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多元主体合作,多维效益彰显
[ 创想博物馆 ]
——文创产品孵化大赛——
——决赛路演暨颁奖仪式圆满举行——

10月12日,“创想博物馆”文创产品孵化大赛决赛路演暨颁奖仪式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圆满举行。
大赛在四川大学、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博物馆协会关怀与指导下,由四川大学博物馆、中国邮政四川分公司、成都宽窄文创产业投资集团、四川名人馆联合主办,并获四川大学校友会、四川省文物信息中心、四川博物院、熊猫邮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等单位协办与支持。本届赛事诚邀文创企业、地方土特名优企业、潮玩企业等生产单位,孵化并落地往届优秀设计成果,或结合博物馆元素和在地文化元素,原创文创产品。由此整合博物馆文物资源、高校师生创意设计及社会生产、营销力量,以智带创,以创促产,推动文创产业链闭环,实现学、研、产、销、用融合。本届大赛不仅是一场文创从设计到落地的竞技,还有为即将到来的四川大学130周年校庆献礼的深厚意义。自1月10日启动以来,大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征集到众多优秀作品。经学界和业界专家评审,20件优秀作品入围决赛。




当日下午,决赛路演于四川大学博物馆谦和厅举行。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正赤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飞为仪式致辞。李正赤表示,去年大赛汇聚了海内外几十所高校、几百家设计公司的智慧成果,今年我们进一步实现了从 “纸上创意” 到 “市场产品” 的跨越,让文化创新落地生根。
唐飞表示,高校的学术智慧与文化挖掘能力,在这里与企业的产品转化、渠道推广优势深度融合。一批批以巴蜀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作品,从创意走向产品、从赛场走向市场、从藏品走向生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创新表达,生动诠释了“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传下去”的时代命题。
评委会主席、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陈小林教授介绍省内外评审团成员及赛事评审规则。随后,参赛选手依序路演,展示作品成果、阐述创作思路,并回答专家提问。


嘉宾致辞



选手风采



入围作品充分体现本届赛事的“孵化”导向。“学习四川话”立体画纸艺笔插、“川大博四大篇章”系列植物香氛香扇、“窗里窗外”系列文创等作品,以往届赛事所遴选优秀设计为灵感与蓝本,对其进行优化开发、落地生产,显著提升了其作为市场产品的设计成熟度与商业落地性。部分参赛者则以四川大学博物馆馆藏、四川名人文化、在地文化、非遗技艺等为创作题材,原创兼具文化内涵与现代审美,传承历史底蕴与城市记忆的文创作品。“学习四川话”立体画纸艺笔插巧妙融合汉代陶俑形象与四川方言,让使用者在趣味组装中触摸历史肌理;“蜀都赋”桌旗套装将成都深厚文脉凝练为案头雅物;海洋孑遗系列文创将远古海洋生物之美融入日常首饰;成都可爱系列文创是城市萌系美学与四川大学博物馆“自然篇·万物的交响”的共鸣;武侯万千气象文创、李锦伦茶铺头牌大坪茶等作品,则从城市景观与市井文化中汲取灵感,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

“学习四川话”立体画纸艺笔插

“川大博四大篇章”系列植物香氛香扇

“窗里窗外”系列文创

“蜀都赋”桌旗套装

海洋孑遗系列文创

“成都可爱”系列文创

武侯四季镂空书签中的“华西钟楼”

李锦伦茶铺头牌大坪茶

大川尺度文具套装描绘川大三大校区标志性建筑,提炼川大校史与川大博馆史,配套川大红函套,承载川大文化和记忆
评委对参赛作品的成熟度与可落地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整体体现出较强的产业转化潜力。评委对参赛作品的成熟度与可落地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整体体现出较强的产业转化潜力。评委会主席、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小林对参赛产品选题面的广度、材料选择的多样性、对市场需求的调研与精准把握及产品审美性进一步提出要求。清华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红卫指出:“大赛让巴蜀文化文创从创意到市场,作品融东方元素与诗意表达,材料结构创新显设计价值。”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宇表示:“设计活力推动文创落地,作品传巴蜀文化、显博物馆调性,为同地域赛事提供借鉴。” 上海设计学院院长顾传熙指出:“今天的一些产品是非常国际化的,用现代的眼光和设计解读、传承文物与传统文化。”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四川省博物馆学会秘书长钟玲认为:“今年的大赛倡导参赛产品参考、孵化往届赛事决出的优秀设计,这种做法值得其它博物馆借鉴。”



大赛最终评选出金奖1名、新星奖1名(企业与大学生合作作品)、银奖2名、铜奖3名及优秀奖10名。与会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奖。


本次大赛成果丰硕,不仅为四川大学博物馆、熊猫邮局、宽窄巷子、成都城市文创IP矩阵平台、四川名人馆等文化空间孵化了一批高品质、可销售的文创商品,独具创意与匠心的文化成果更是献给四川大学130周年华诞的诚挚贺礼。
谈及此次大赛的成果,决赛嘉宾、四川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李正赤表示:“创想博物馆” 文创产品孵化大赛历经三载积淀,从单一赛事成长为跨界融合的文化品牌。本届创新构建 “学、研、产、销、传” 协同生态,汇聚多方智慧,打造跨界融合文化品牌,为文化赋能文旅发展提供 “川大方案”,这正是四川大学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高校职责使命的具体体现。”

大赛更产生广泛社会影响与效益,川大博物馆以赛事为平台,借助专家讲座、作品展览、决赛路演、社交媒体推广及网络评选等形式,有效推广四川大学博物馆的丰厚馆藏与四川本土文化、非遗美学。目前,前20强作品仍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大厅展出,旨在吸引文创爱好者与企业关注博物馆文创发展,将大赛成果转化为连接公众、博物馆与文创企业的桥梁,汇聚各方力量,共书博物馆文创事业新篇章。



“创想博物馆”文创孵化大赛优秀作品展



“创想博物馆”系列讲座
策划 | 张苹
撰文 | 陈越 孙唯祎
排版 | 任梦佳
审核 | 汪东升 张苹 达娃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