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博物馆2023年7月新馆建成面向公众开放。作为高校的二级单位,没有独立经营资质,但是如何才能克服人少资金不足、不具备经营主体的困难,开拓自己独特文创之路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通过举办文创大赛,开辟学、研、产合作的新路径,并积极通过文创产品拓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一、通过主办文创大赛,集智聚力,联动学、研、产
早在2019年,博物馆闭馆修建期间,博物馆老师就联动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与本馆、四川博物院和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举办文创大赛;2023年开馆前后,为了配合博物馆开馆宣传和观众对文创产品的实际需求,四川大学博物馆根据自身具有横跨高校和和博物馆行业的特点,发挥川大博物馆作为四川文化高地的优势,连续三年文创大赛,联合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博物馆学会、中国邮政四川分公司、新华社等兄弟单位,发动“创想博物馆”文创大赛,面向国内外高校和文化企业,征集文创方案和产品。比赛要求文创产品立足博物馆陈列和藏品特色开发,具有持久传播博物馆文化的特点;产品主要针对大中小学生群体,具有高校文化消费的辐射力,与日常生活有较高的贴合度;产品所具有的高校文化+博物馆元素+非物遗技艺的属性,使之既有地方特色又具社会美誉度。
在此过程中四川大学博物馆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优势和文化高地的号召力,充分发挥宣传能动性,通过吸引了海内外1500多支队伍参赛,团结和培养了几十支校内和校外的高水平开发团队。通过博物馆官网有藏品资源展示,便于社会商业机构开发的措施和渠道;通过文创大赛的规则制定和赛道设计,实施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创产品生产授权办法;通过产品经营制度设计和多渠道规划,引进享誉全国的中国邮政旗下的地方文创礼品专卖店熊猫邮局的加盟,实现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和文创商店运营。
二、佐证材料。
(1)2021年川大博物馆文创团队再次斩获了紫金杯大赛“最具人气奖”优秀奖(共50件)、“最佳展品奖”优秀奖(共60件)及最佳组织奖。




(2)2022年 四川大学博物馆首批“学生造”文创作品亮相“第二届巴山蜀水博物馆文创展”,成为了此次展会上一大亮点。


(3)2023年文创大赛参加南京紫金杯设计大赛再创佳绩。


(4) 2023年3月初-5月底在川大校友会的鼎力支持下,以“创想川大博物馆”为主题主办了第四届博略杯文创大赛,扩大参赛规模,面向全球高校和广大文博爱好者征集文创作品,收获了一大批好作品,同时也借此面向大众介绍了川大博物馆的特色藏品。



2024年3月,在博物馆新馆开馆后,优化文创大赛策略,以文创产品为目标,联合四川文物局、四川省博物馆学会、四川省设计协会、中国邮政等单位,团结四川名特土优知名企业,继续打造“创想博物馆”赛事品牌,面向海内外高校和文化公司,吸引了近如考古文博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轻工工程与设计学院等以及四川音乐大学美术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成都大学艺术学院等30多所学校,以及远在欧洲的高校,另有大量社会文化生产企业1000多支队伍参赛;赛事得到国家级媒体多次报道,并在春熙路1200平米大屏和宽窄巷子东广场得到宣推;6月30日盛大的决赛路演之后,获奖和优秀作品在川大博物馆举办了为期6个月的获奖及优秀作品展,向大众从设计师视角解读了博物馆文物和传统文化。
为了保证文创产品实实在在具有本馆特色,符合本馆观众的审美和生活需求,我们常年设有“最具文创价值藏品我来选”调查工作。
赛事获评四川省教育厅2024 年省级本科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







(5)通过文创大赛集智聚力,吸引了全国文创明星企业熊猫邮局入驻博物馆,投入300万建设了文创美陈区和销售区,生产出100多款具有博物馆文化属性的文创产品。自2024年12月底运营以来,短短一个月,实现销售9万元。




(7)2025年1月10日,川大博物馆启动了文创产品大赛,面向各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和名特土优生产企业,征集与博物馆联名的文创产品。


通过以上举措,老师带学生团队持续不断深入研究和挖掘博物馆藏品特色、开发IP资源和设计方案,再链接社会生产企业加工生产文创产品,并通过川大博物馆的宣传和熊猫邮局的营销推广,让能充分体现本馆藏品和陈列展览特色文创产品成为能够深入持久传播博物馆文化的消费品,走向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