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知识 守护飞鸟

  • 来源:
  • 时间:2024-10-16

刚刚过去的10月12日,是2024年的第二个“世界候鸟日”年度纪念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昆虫,保护鸟类”,强调了昆虫在许多候鸟生命周期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提醒公众注意全球昆虫数量下降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现有鸟类1500余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3%。其中,候鸟超过800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53%。全球9条主要候鸟迁飞通道的4条经过中国,从东至西分别是西太平洋迁飞通道、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中亚-南亚迁飞通道和西亚-东非迁飞通道。而成都则刚好位于以上4条迁飞通道里中间的2条迁飞通道的交汇地带。身在成都的我们,现在就可以观察到那些为了躲避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寒冷的冬天而大批向南迁徙的候鸟。

图片源自网络

爱护鸟儿,不止于候鸟日。随着时代发展,人类活动区域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正面临巨大挑战。城市绿地虽为鸟儿提供停歇之处,也带来了一些诸如使用杀虫剂、除草剂的风险。这使得鸟儿不能获取足够的食物,而飞行是一种高耗能的运动方式。尤其对候鸟而言,在迁徙过程中休息和补充能量是非常紧要的因素。


我们欣喜于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意识到环境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身边的野生动物,而鸟类几乎是最显而易见的野生动物之一。鸟类与我们共享城市绿地、郊野农田、河流湖泊以及食物。这其中也有“不和谐”的情况发生:为了防止鸟偷食经济作物或果实,一些农户架起了鸟网,这导致部分野鸟困于鸟网而无法挣脱。同时,近年来成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观鸟爱好者,他们自发前往龙泉山观猛禽、监测迁徙鸟,这其中也有不少值得讲述的故事。

人类与鸟应该如何和谐相处?针对这些议题,我们邀请到三位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大家分享他们与鸟的故事,并与大家共同探讨野鸟保护与福利。本次活动还安排了互动交流和抽奖环节,期待您的参加。



活动时间

2024年10月19号(周六) 14:00-16:00

活动地点

四川大学博物馆负一楼学术报告厅

(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19号)

活动主办方

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CBRC )

四川大学博物馆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主讲人简介

Dave Neale

大卫·尼尔

印尼的非法鸟类贸易&鸟网项目

大卫·尼尔是亚洲动物基金全球动物感知与动物福利总监。他先后取得环境科学学士学位和保育生态学硕士学位,并在此后长期致力于推进亚洲境内的动物福利发展。大卫负责亚洲多个动物福利项目,包括印尼的鸟贸易项目、越南的大象救助和生态旅游项目等。

杨小农(面大师)

迁徙鸟监测

杨小农取得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学硕士,现为成都观鸟会秘书长、乡野走廊理事带队,《野鸟漫画图鉴》系列丛书插画作者。足迹遍布全国,深耕西南山地、青海等地。

阙品甲

猛禽的放归与追踪

阙品甲是成都市人大代表、致公党党员、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研究员。他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濒危鸟种及濒危物种的保护、科研工作,同时也是一名“观鸟”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