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
宅此川蜀
汲古润今
乐·研
宅此川蜀 汲古润今
川大附小春季研学活动
(四年级7班)
川西民宅是四川的传统民居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近日,借四川大学博物馆和川大附小的研学活动的东风,川大附小四(7)班的孩子们有幸完成了这次别开生面的川大博物馆之旅。

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我们班金哲瀚妈妈,同时也是四川大学博物馆优秀讲解员,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川西民宅。
第二部分由我们班陈俪兮同学,同时也是川大附小红领巾讲解员,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自然植物馆。


金哲瀚妈妈首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传统民居和现代建筑的讲解。孩子们通过分享自己寒假期间的见闻,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传统民宅。金哲瀚妈妈将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取材、结构和造型进行了分类对比,让孩子们更形象直观了理解传统建筑的文化精髓。




孩子们认真聆听完讲解后,在实践分享环节,纷纷大显身手,和川西民宅深度融合。根据金哲瀚妈妈分享的传统建筑的构造之灵魂——榫卯,传统建筑的构造——结构包括屋顶,瓦片、瓦当、滴水、脊兽、窗格,传统民居——四合院。孩子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担当起了小小讲解员角色,现场给自己的同学们一一对应做讲解。看看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的表情,也是一场不错的收获。

川西民宅部分结束后,大家又马不停蹄地跟着红领巾讲解员陈俪兮来到了自然馆。自然专题展出了重演生物演化历程,以及各种微生物、动植物标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投射到展厅墙上的那幅巨大“问号”创意图。带着““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孩子们边听边看边询问,有用的知识又补充了不少啊!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川西文化的底蕴,以及“宅此川蜀”间人与自然的和谐。活动的时间固然短暂,但丰富的内容已在孩子们心里播下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研学虽然告一段落,但我们探索学习的脚步不会停止!
宅此川蜀
汲古润今
跨越时间的距离
感受历史的厚重
收获成长的精彩
乐
·
研
乐成长
撰稿 | 陈骁钰妈妈
金哲瀚妈妈
摄影 | 陈骁钰妈妈
刘尔朶爸爸
一审 | 邓新靖
二审 | 周亚庆
三审 | 殷秀娟
编者按:本推文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公众号《乐·研 | 宅此川蜀,汲古润今》一文基础上对部分内容做了修订,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