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
最美的你
古往今来,人们对“她”有万般描绘
有“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娇憨可爱
有“提笼忘采叶, 昨夜梦渔阳”的婉转柔情
有“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般风华绝代
有“磊落平生志,破浪去乘风”的恣意洒脱
……
每一面都是“她”
每一面却都无法定义“她”
值此“三八妇女”节,我们推出“2024:博物馆与女性空间”专题系列活动,
邀请您走进川大博物馆,
解读“她”,寻找“她”,认识“她”。
创意·共享空间
时间:3月8日
上午10:30-12:00
下午14:00-16:30
地点:博物馆二楼开放平台
(一楼乘扶梯直达)
活动对象:性别、年龄不限
参与方式:现场参与,无需预约活动
#1“时间的玫瑰”共创展墙
时光的玫瑰,在岁月中沉淀,流淌向永恒。
提到“女性”,您会想到什么?
关于“女性之美”,您将如何理解?
您是否愿意分享关于“她”的故事?
您对“她”有怎样的祝福与憧憬?
跨越时间、空间、文化的纬度,诚邀您在展墙上留言,共同探讨和书写女性的多元个性和无限可能。

#2 有花相赠
带走一枝花吧,送给自己,送给“她”,在美丽的春天。
祝愿您自由美好,不只在春天。
在“时间的玫瑰”展墙留言后,您可以摇晃一侧的铃铛,一支随机鲜花将赠予美好的您。
春天不只一种色彩,您也是。

#3 寻找博物馆里的“她”
收到鲜花了吗?别忘了查看附带的卡片。特别的“游园邀请函”,等您解锁。
凤冠霞帔,麻姑献寿,孟母“断机教子”,苏小妹“三难新郎”……
请您漫步博物馆展厅,跟随线索寻找博物馆里的“她”。
找到答案后回到二楼活动区“解谜”,顺利完成的您将获赠博物馆文创“金书签”或纪念门票(“金书签”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哦)。

“博物馆与女性空间”专题讲座
谈到中国观鸟史,学界往往从20世纪80年代讲起。然而,早在20世纪初,上海的威尔金森(E. S. Wilkinson)和成都的戴珍女士(Jane Balderston Dye)等人就开启了中国观鸟的历史,这段观鸟史几乎完全被忽视。戴珍任教和生活于华西坝,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观察鸟类三十余年。当时国内外对中国鸟类的研究非常依赖剥制标本,相关机构和个人都在广泛猎杀和收集鸟类,戴珍明确拒绝加入其中,尽管她具备有利的收集条件。戴珍坚持不懈在自然生境观鸟,将观鸟当成一种爱好和习惯,紧跟最新的鸟类学研究,从科学著作和民间不断积累鸟类学知识。戴珍严谨而细致地记录观察结果,描述物种,分析鸟类习性和行为,并尝试做出一些科学推断。她发表了自己的鸟类观察笔记,举办公共讲座传播鸟类学知识,并潜移默化影响身边的人加入到观鸟之中。戴珍不仅带我们走进一段被忽视的中国观鸟史,也让我们去关注更多被遗忘的女性,她们对鸟类、对自然的观察和热爱远比载入历史的更多。
讲座信息
主讲人:姜虹
四川大学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博物学史研究者
时间:2024年3月9日 下午2:00
地点:四川大学博物馆负一楼学术报告厅
微信扫码预约线下席位,期待您的参与!

SPRING FESTIVAL
|春天·花会开|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先秦 许穆夫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愿每位女性心有无垠旷野,如玫瑰,如芃草,似飞鸟,天高地阔,蓬勃生长。
欢迎您来到博物馆,度过一个特别的三八妇女节!


你是上帝展示在我失明的眼睛前的音乐、天穹、宫殿、江河、 天使、
深沉的玫瑰,隐秘而没有穷期。
——博尔赫斯《永久的玫瑰》
策划/陈长虹 梁英梅
撰稿/ 冼懿纬
排版/ 达娃扎西
审核/ 汪东升 张苹 陈长虹